铁路轨道多宽比较合适?是越宽越好还是越窄越好?其他国际的铁路轨道分别是多宽?
中国高速铁路的铁轨宽度通常为1435毫米,是现在大部分普快、货运铁路的标准轨道宽度。
1937年,国际铁路协会做出规定:1435毫米的轨距为国际通用的标准轨距。比标准轨宽的轨距称为宽轨,比标准轨窄的称为窄轨。
1、轨距是铁路轨道两条铁轨之间的距离。现在全世界有30来种不同的轨距,分为普轨、宽轨、窄轨。
2、国际铁路协会在1937年制定1435mm为标准轨即普轨,世上百分之六十的铁路的轨距是标准轨。这普通轨距又称标准轨距或国际轨距。比标准轨宽的轨距称为宽轨,比标准轨窄的称为窄轨。双轨距铁路或多轨距铁路铺有三或四条钢轨,让使用不同轨距的列车都可行驶。
题主的“想法”较“超脱”的,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是“越宽越好”或是“越窄越好”的,轨距就像是火车车厢的双腿一样,以能够使得“车厢(或车头)”牢固的“站在”铁轨上的宽度为最佳的,“越宽越好”会导致火车车厢过宽,不但导致铁路占地太宽,使得制造这样的铁路费用过高而失去了造铁路的意义,如,相应的铁路隧道太大,相应的铁路桥梁过宽,无法实现建造(建造成本成倍的提高,建造难度极大而无法实现);同样的“越窄越好”会导致铁路双轨变成单轨,铁路运行的“稳定性”会产生极大的不稳定性,甚至导致翻车问题发生,即便采用特殊的措施来提高单轨运行的稳定性,则不但铁路基础的承载力会变得极难提高,失去了大规模运输能力的提高,铁路的经济实用性会丧失得一干二净的,而且用于提高铁轨的基础承载力所花费的代价也是太高,经济运行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,造铁路的意义也就失去了。
铁路的轨距有很多种,但总体分为三类,即窄轨(轨距小于1435mm)、标准轨(1435mm)、宽轨(轨距大于1435mm),众所周知,中国大陆绝大部分铁路用的是标准轨,但中国的陆上邻国中,与中国一样,以标准轨铁路为主的,仅有朝鲜一国,而能与中国以标准轨相连接的,仅朝鲜、越南两国。但越南的标准轨铁路只有400多公里,虽然中国广西凭祥站到越南河内嘉林站是准窄套轨铁路,但旅客需要在距越南境内离中越边境4.5公里的同登站换乘越南铁路的客车。 蒙古国和俄罗斯的铁路与中国铁路向连接,则采取“套轨”的方式。 1、3轨形成准轨,2、4轨形成宽轨(1520mm)。但这种“套轨”里程一般很短,只连接两国的口岸站。
铁路轨道多宽比较合适?综合考虑后,以满足“适用”为其最佳特点的,世界上的铁路如上所述,大致上分为三类,即窄轨(轨距小于1435mm)、标准轨(1435mm)、宽轨(轨距大于1435mm),但也的确有根据实际需要而建造出某些特殊轨距的“铁路”,如中国海南文昌火箭发射场专用的“火箭垂直运输专用铁路”的宽度就是“非常宽”的(具体数据因保密原因而不便透露)。
铁路轨道宽度介绍 - 道客巴巴
http://www.doc88.com/p-6761221534296.html